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伦理学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东方伦理思想史 西方伦理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 职业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教育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 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伦理学相关记录4379条 . 查询时间(0.617 秒)
余慧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哲学,社会工作,中学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1959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组)。1990年,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联合组成社会科学部。2005年,社会科学部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人文社科学学院(后更名为卫生管理学院)合署办公。2017年更为现名。
金焱,现任职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获法学学士及经济学学士,现从事哲学、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任彩红,女,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及道德哲学。在《伦理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江苏高教》《湖北社会科学》《当代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CSSCI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一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校级课题多项。
史军,男,汉族,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人资环经济学博士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5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在雁山文二区114教室开展了《应用伦理学》的公开示范课教学活动,由孙尚诚副教授主讲。
雷瑞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科技伦理治理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5月9日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Nature发表国内人文学科领域第一篇政策评论论文Article“Reboot Ethics Governance in China”(《重建中国的伦理治理》),提出“科技伦理治理”和“伦理先行”概念,并系统阐述科技伦理治理基本原则,相关概念和原则已被系列中央文件和两办《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中西交通以来,正如中国有无哲学,中国有无知识论亦成为一大问题,其中的症结在于如何理解“知识”概念。若我们暂时悬置目前流行的“反向格义”的诸做法,秉持一种“以名表实而成知识”的“正向格义”思路,或许会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在名学即中国知识论的理解架构中,对儒家之“名”三重内涵的深入考察直接关涉儒家知识论的诸多议题。首先,名分义涉及儒家知识的来源,名分作为超越的原则包含了一切儒家的真知识和真观念;其次,名...
一种适用于广博的陌生人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平等有效且不受空间或情感距离影响的稳定持久的利他主义,即能够体现道德原则普遍性特质的利他主义,不能奠立在缺乏坚定性、稳定性和可靠度的情感主义的基础之上,也不能表现为行为主体纯粹单方面的无私付出——所谓极端理解的利他主义。在宏大的匿名环境里,善意、仁爱、团结的利他主义倾向往往并不呈现在作为个体的行为主体直接的行为动机上,而是渗透在作为社会框架性条件的有控制系统...
魏长领,男,河南商丘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河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
何怀宏,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2021年11月起——),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周倩,男,教授(三级),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杨伟涛,男,河南长葛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民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第九届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河南省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是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首批立项建设的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7年2月正式批准挂牌成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