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生物化学相关记录279条 . 查询时间(3.406 秒)
2020年3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monolignol oxidation by a maize laccase”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刚刚课题组完成。 漆酶于1883年最早发现于日本漆树中, 随后发现在真菌、细菌和昆虫中也存在漆酶。 虽然植物漆酶在木质纤维素合成以及抵抗生物...
2020年2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水雯箐课题组在ACS Centr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题为“A Novel G Protein-Biased and Subtype-Selective Agonis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Discovered from Screening Herbal Ext...
2020年1月3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及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lectron transport mechanism of complex I-like photosynthetic NAD(P...
2019年12月18日, eLif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余研究组、赵国屏研究组、上海科技大学杨贝研究组和浙江大学冯钰研究组合作的题为“Crl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by stabilizing active conformation of the master stress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factor”的研...
2020年1月10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两项成果入选。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隋森芳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沈建仁、匡廷云研究团队合作项目——《破解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结构和功能之谜》解析了硅藻光系统II和FCP超级复合物3.0埃的电镜结构(The pigment-protein network of a diatom photo...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雷研究组通过植物活体发光实验结合生物钟表型的计算分析发现,与动物中作为O-β-N-乙酰葡糖胺修饰转移酶(O-GlcNAc)的SEC参与调控生物钟周期不同,在植物中则主要是作为O-岩藻糖基化(O-Fucrose)修饰转移酶的SPY特异调控生物钟周期。通过构建细胞核和质特异定位的SPY蛋白表达载体,结合植物活体发光的实验证据,发现SPY蛋白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参与调控生物钟周期。进一步通...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特色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示范团队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研究了原生境(四川攀枝花)和异地栽培(云南昆明)攀枝花苏铁珊瑚根、种子、未受精种子、胚珠、花粉和土壤等的微生物相,发现不同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样本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土壤与其他来自宿主植物的微生物相存在显著分化。不同植物组织具有其特有的核心内生菌类群,其中Pseudomo...
2019年12月5日下午16:00点,第20期植物保护学院青年教师创新沙龙在植保楼3060A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的李峥,李铮进行了以“古多倍化在昆虫和绿色植物中的发生频率”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我院昆虫学系教授刘星月主持。
2019年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Chloroplastic metabolic engineering coupled with isoprenoid pool enhancement for committed taxanes biosynthesis in Nicotiana benth...
2019年11月20日,我院李琳团队在cell子刊i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ELF3-PIF7 interaction mediates the circadian gating of the shade response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生物钟核心元件ELF3调控拟南芥避荫反应的分子机制。生物钟是植物接受环境信号后形成的内源振荡体系,调节植物各项...
2019年11月9日,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廖志华教授团队在植物学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学家)上发表题为《基于功能基因组学分析鉴定海螺碱生物合成必需的两个新基因》的文章,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项目资助。莨菪碱及其消旋体阿托品都属于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作为抗胆碱药物广泛用于止咳平喘、麻醉镇痛和缓解帕金森症...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曲乐庆课题组从水稻MNU诱变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个叶片呈沾水表型的wax crystal-sparse leaf 5(wsl5)突变体。突变体叶片表皮蜡质中烷烃异常累积,而C29伯醇含量极显著降低。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出控制该性状的WSL5基因,编码一个功能未知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CYP96B5。研究发现,CYP96B5定位于内质网,其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水稻叶表皮蜡质中烷烃...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金建华教授团队在中国广西桂平盆地中新世二子塘组发现了木乃伊化保存的首例北半球裸子植物罗汉松科鸡毛松属(Dacrycarpus)大化石,结合鸡毛松属植物以往发现的南半球的化石记录、生理特征以及相关地质和气候事件等分析,探讨了澳大利亚和亚洲之间生物交流的可能途径。晚渐新世以来,由澳大利亚-亚洲板块碰撞产生的岛链和洋流变化,为植物的迁移提供了陆桥和适宜的潮湿气候。鸡毛松属耐水淹,能...
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设立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这一最高荣誉奖项。9月30日,我院Christian Balthasar Staehelin(奥斯丁•巴特瑟•史德海林)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Christian Balthasar Staehelin教授,瑞士籍,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微生物...
2019年9月23日,国际植物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期刊《 Plant Physiology 》在线刊登了以 本院博士后吕天晓博士为第一作者的 最新科研成果《 The calmodulin-binding protein IQM1 interacts with CATALASE2 to affect pathogendefense 》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田长恩教授,本院范甜、周玉萍和谢楚萍等师生参与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