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相关记录73277条 . 查询时间(1.22 秒)

中国科学院肿瘤生物信息学研究获进展(图)
肿瘤 生物信息 计算机网络
2025/5/22
2025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研人员借助“东方”超级计算系统,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的乳腺癌病理图像HRD预测方法——SuRe-Transformer。该方法解决了将Transformer应用于病理图像分析时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通过径向衰减稀疏自注意力增强关键区域Patch的多样性选择;二是使用簇大小加权采样策略提升特征区域的代表性捕获能力;三是引入无监督对比学习方...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锡辉教授团队朱玲芳副教授在《Current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of an antifungal pathway in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by chitin-receptor mediated fungal recogn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新颖的细菌感知真菌信号机制,表明细菌能够通...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余周教授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 “Foraging for water by MIZ1-mediated antagonism between root gravitropism and hydrotropism”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解析了植物MIZ1-PIN调控模块可通过权衡根系向水性和向重力性生长来提高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对土壤水分的利用...

中韩石化环保技术升级实现亚硫酸钠资源化利用
亚硫酸钠 中韩石化 中国石化
2025/5/21
近日,中韩石化在环保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其3号催化装置成功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钠固废转化为工业产品,纯度达到80%以上,实现“变废为宝”。这项技术每年可回收工业级亚硫酸钠3000余吨,减少固废处置费用500多万元。

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
中国 全球重要农业 文化遗产
2025/5/22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2025年5月19日,从联合国粮农组织获悉,来自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30余种现代化露地蔬菜专用农机装备集中亮相京郊(图)
露地蔬菜 专用农机装备 机械化生产
2025/5/22
据“北京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北斗卫星导航的精准指引下,生菜起垄和移栽等装备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般整齐划一地完成作业;胡萝卜播种机“一机多能”实现旋耕、起垄、施肥、播种“全包揽”……2025年5月20日,在通州区于家务乡举行的北京市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现场,30余种现代化露地蔬菜装备集中亮相,标志着北京市蔬菜生产正在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北京推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图)
北京 蔬菜生产 全程机械化
2025/5/22
2025年5月20日,一场充满泥土芬芳的“科技盛宴”,正悄然改变传统蔬菜耕作方式,这是北京市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农机推广“田间日”的活动现场,30余种现代化露地蔬菜装备集中亮相,标志着北京市蔬菜生产正在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中国科学院可图案化及可修复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研究取得进展(图)
有机高分子 半导体 器件
2025/5/20
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的高分辨率精确图案化是构建有机电路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图案化可以减少单元器件之间的干扰并提升器件稳定性。与此同时,修复特性能够有效解决有机高分子半导体因超出弹性极限而导致的机械变形、性能衰退问题,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将可图案化及可修复两种功能同时集成到有机高分子半导体中,有利于拓展有机高分子半导体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利用创新形态技术填补羽毛演化空白(图)
形态 演化 系统
2025/5/20
羽毛是鸟类征服天空的工具,其功能演化从早期单根细丝状羽毛的保温、隔热、通讯交流、保护色及防水等,逐渐演化为飞羽的空气动力学功能。现代鸟类飞羽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功能的主要原因在于精密构造——其远端羽小枝腹侧的羽小钩嵌入隔壁羽枝上近端羽小枝背侧的凹槽,形成类似拉链的互锁结构,称为钩槽联锁机制;近端羽小枝末端具有结节,防止羽小钩在受外力时在羽小枝上滑动,称为级联滑锁系统。通过钩槽联锁机制与级联滑锁系统双重...

中国科学院n型单组分光晶体管研究获进展(图)
晶体 神经 器件
2025/5/20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推动其在可穿戴电子、人工视觉与神经形态计算等前沿技术中的应用。随着新兴技术对光电器件提出更高要求,以异质结构为核心的光晶体管逐渐暴露出结构复杂、可重复性差、激子解离效率低、n型材料库有限等问题,难以适应高集成度与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相比之下,基于单组分活性层的光晶体管有望简化器件结构并实现高效的光电转换与类神经响应,能够为开发多功能有机光电子材料提供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新研究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机制(图)
信号 智能 细胞
2025/5/20
2025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丹倩团队揭示了过氧化氢作为氧化还原信号分子参与睡眠稳态调控的因果作用及神经机制。该研究在哺乳动物大脑中构建了具备细胞类型和亚细胞特异性的在体监测与操纵体系,明确了过氧化氢在睡眠稳态调控中的关键作用。这一成果为氧化还原信号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并为揭示睡眠调控的进化保守机制奠定了基础。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土壤碳循环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Global Change Modulates Microbial Carbon Use Efficiency: Mechanisms and Impac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为题发表在生态环境领域顶级期刊 Global Change Biology 上(...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锡辉教授团队和韦革宏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A dual-targeting T6SS DNase drives bacterial antagonism and eukaryotic apoptosis via the cGAS-STING-TNF 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细菌VI型分泌系统(T6SS)分泌的跨界效应...

带状疱疹疫苗或降低痴呆症患病风险(图)
带状疱疹疫苗 痴呆症
2025/5/20
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称,带状疱疹疫苗能在7年里将痴呆症新增诊断病例的概率降低约1/5。该结果显示,带状疱疹疫苗或是预防或延缓痴呆症的一种成本效益较高的策略。不过,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观察到的效果是否确为因果关系,并理解保护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