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理学”相关记录693条 . 查询时间(2.681 秒)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图)
骨骼 机器人 系统
2025/4/21
2025年4月21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人机多维度适配与共融交互控制方面取得新进展,面向偏瘫患者下肢康复,设计了一款双侧髋-膝-踝全柔顺驱动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并提出了一种多层级交互控制方法。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现淀粉低碳微生物制造(图)
细胞 合成 代谢
2025/4/20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淀粉是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关键粮食组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2025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工淀粉研发团队发展了一条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通过优化异源淀粉合成途径的表达强度、精确调控糖异生途径及淀粉分解代谢通路,并结合形态工程扩大胞内淀粉储存空间等工程化策略,系统解决了酵母天然代谢网络淀粉合成能力不足的瓶颈,实现了淀粉的低碳微生物...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新策略(图)
植物 预防 血液
2025/4/13
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特聘教授占成团队联合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朱小玉团队,首次从受者自身生理功能受昼夜节律调控这一全新视角切入,揭示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干细胞输注时间与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关联,为临床预防移植后aGVHD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军团队合作揭示重要益生菌应用或加重肠道感染的潜在风险
王军 应用 风险 代谢
2025/4/19
2025年3月5日,微生物所王军团队和动物所宋默识团队合作在Protein&Cell上发表了题为“Pasteurized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promotes GP2 expression in microfold cells and facilitates Salmonella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一直以来被广泛认为具有代谢疾病缓解作用的益生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提出电-力联合刺激系统提升类生命机器人驱动能力(图)
系统 机器 骨骼
2025/3/25
2025年3月4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人员从人类骨骼肌训练模式中获得启发,开发出了一种电-力共刺激系统,可有效提升人工骨骼肌组织的驱动性能,相关研究以卷首文章(Frontpiece)形式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中国科学院首次在体外重构减数分裂DNA双链断裂形成(图)
复合 分子细胞 生殖
2025/2/22
2025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童明汉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黄旲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 vitro reconstitution of meiotic DNA double-strand break form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体外表达和纯化的小鼠SPO11-TOP6BL复合体,首次在体外成功重构DNA双链断裂(D...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亚热带所在反刍动物微生物与宿主协同发育模式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发育 纤维 代谢
2025/2/19
刍动物的"发酵工厂",瘤胃依靠微生物-宿主的精密互作实现植物纤维资源的高效转化。其中,粘膜附着微生物通过与宿主上皮细胞的直接互作,在营养代谢和免疫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从新生到反刍成熟阶段,宿主-微生物互作网络的动态变化仍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采用转录组和扩增子等技术和构建互作网络等分析手段,解析了从1日龄到90日龄的协同发育模式(图1)。(1)粘膜菌群呈现“病原相关→粘液降解→纤维分解”的演...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开发出物种-代谢双靶向的微生物细胞及酶资源挖掘新技术(图)
代谢 细胞 酶 资源
2025/2/17
2025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开发了荧光原位杂交介导的拉曼激活单细胞分选与测序(FISH-scRACS-seq)技术。该技术能够“物种-代谢”双靶向性在环境样品中直接识别和挖掘功能单细胞及其编码的酶资源。研究利用这一技术,识别和分选出海洋中活跃降解环烷烃的γ-变形菌,进而通过其单细胞全基因组序列发现了一类在全球低温海洋中降解环烷烃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人工肌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人工肌肉 纳米 纤维
2025/2/2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5302、52350012、22075009)等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群峰教授团队在人工肌肉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大行程径向取向MXene复合纤维人工肌肉(Large stroke radially oriented MXene composite fiber tensile artificial muscles)”为题,于2025年1月9日在...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连发两项重要成果!深圳先进院科研团队为减毒活疫苗开发提供新策略(图)
呼吸 传染 病毒
2025/2/19
流感,是一种由传播快、易变异的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大约有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接种疫苗是防控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下一代疫苗的开发”在2021年被《科学》杂志列为125个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开发物种-代谢双靶向的微生物细胞及酶资源挖掘新技术(图)
代谢 细胞 酶资源
2025/3/4
微生物及其合成的各种酶支撑着生物圈中诸多关键的生态过程。如何从环境中高效地识别与挖掘具有特定原位代谢功能的细胞和酶,是微生物组科学与产业长期以来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近日,青岛能源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了FISH-scRACS-seq(荧光原位杂交介导的拉曼激活单细胞分选与测序)技术,能够“物种-代谢”双靶向性地从环境样品中直接识别和挖掘功能...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青岛能源所开发物种-代谢双靶向的微生物细胞及酶资源挖掘新技术(图)
代谢 细胞 酶资源
2025/2/19
微生物及其合成的各种酶支撑着生物圈中较多关键的生态过程。在环境中高效识别与挖掘具有特定原位代谢功能的细胞和酶是微生物组科学与产业的热点。2025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开发了荧光原位杂交介导的拉曼激活单细胞分选与测序(FISH-scRACS-seq)技术。该技术能够“物种-代谢”双靶向性在环境样品中直接识别和挖掘功能单细胞及其编码的...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郭亚龙研究组在全新基因起源及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基因 进化 代谢
2025/3/2
全新基因指起源于非编码序列的基因,是新基因的重要来源。全新基因的起源及其生物学功能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全新基因如何整合到已有的代谢网络从而行使生物学功能,是理解全新基因起源之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