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昆虫毒理学”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2.718 秒)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等揭示硬蜱唾液腺毒素促进莱姆病传播机制(图)
昆明动物 硬蜱唾液腺毒素 莱姆病传播
2022/11/26
蜱虫是专门吸血的节肢动物,由于其在发育周期中需多次更换宿主吸血,因此也是除蚊子外传播人类和动物病原体最广泛的节肢动物媒介。已知有28种以上的蜱虫会引起多种人类疾病,例如莱姆病和斑点热立克次氏病,由于误诊和延误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莱姆病是北半球最主要的虫媒传染病,美国每年有近48万、西欧有近23万的莱姆病例,主要通过蜱虫传播,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揭示西维因和啶虫脒慢性暴露对蜜蜂幼虫的毒理(图)
西维因 啶虫脒 蜜蜂幼虫 毒理
2022/10/21
2022年10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保护团队证明杀虫剂西维因和啶虫脒在蜜蜂幼虫的转录和代谢水平具有不同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 (Scientific Reports)》上。农药在农田或半林地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蜜蜂幼虫的暴露风险,而关于蜜蜂幼虫的毒理学信息仍然有限。本研究发现西维因和啶虫脒在转录和代谢层面对蜜蜂幼虫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在无可见不良效应浓度(NOAEC)...
2022年10月5日,农学院王晓伟教授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发表了题为“A balance between vector survival and virus transmission is achieved through JAK/STAT signa...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害虫抗药性治理领域取得新进展
害虫抗药性治理 农药毒理学
2022/11/27
2022年51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建洪教授领衔的农药毒理学与有害生物抗药性团队研究成果以“CeO2 nanohybrid as a synergist for insecticide resistance management”为题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基于抑制害虫抗药性关键基因表达而实现害虫高效治理策略的纳米助剂MO...
警惕!多地出现红火蚁伤人事件,已入侵12省
红火蚁 入侵物种
2022/5/1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关红研究员在Trends in Genetics发表共生菌和基因驱动技术防控蚊媒疾病的综述文章(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王关红 Trends in Genetics 共生菌 基因驱动 蚊媒疾病 蚊虫 Trends in Genetics
2022/4/24
2022年2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团队成功揭示了氨基肽酶N(APN1和APN3a)与ABC转运蛋白(ABCC2和ABCC3)这两类不同中肠Bt受体参与小菜蛾Bt Cry1Ac杀虫蛋白抗性的功能冗余性及其互补作用模式,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解析Bt杀虫蛋白分子毒理机制/昆虫Bt抗性分子机制以及Bt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相关内容以“A versatil...
吉林大学昆虫生理生化与毒理学团队主要从事昆虫毒理学与有害生物抗药性、农药生态毒理学与风险评估研究。团队带头人尚庆利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励新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精英培养阶段),兼任中国昆虫学会药剂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捷克科学基金(捷克共和国)评审及国家人才项目评审、Journal Applied Scienc...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杨益众教授团队完成两类棉蚜基因组解析工作(图)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杨益众 棉蚜 基因组
2021/10/14
近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杨益众教授团队公布了两种类型棉蚜Aphis gossypii高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基因组数据。相关研究结果以“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ies of two cotton‐melon aphid Aphis gossypii biotypes unveil mechanisms of host adaption”为题发表在Mo...
2021年7月12日,农学院昆虫所黄佳教授课题组在eLife发表题为“An octopamine receptor confers selective toxicity of amitraz on honeybees and Varroa mit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昆虫的Oct2R型章鱼胺受体是杀虫剂双甲脒在体内的唯一分子靶标。
中国科学家破解蜈蚣毒液致命之谜(图)
中国科学家 蜈蚣 毒液 致命之谜
2018/2/9
“揭示蜈蚣毒液的致命成分,无疑会对解人类中蜈蚣之毒有极大的帮助。而且,人们对蜈蚣如何捕食、如何防御和生存的状态有了进一步了解。”杨仕隆介绍道,“除了弄清解毒机制,蜈蚣毒液中的毒素还存在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毒素,它们可以调控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机器,进而控制人类的感觉、循环和认知等。这些毒素作为探针,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生理反应产生原理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在未来对这些生理反应加以控制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