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论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2.765 秒)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胡海岚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图)
三八红旗手标兵 胡海岚教授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2022/9/14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胡海岚教授等10位杰出女性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在软物质物理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软物质 物理 生物物理
2020/12/30
细胞为了调控其内部极其复杂的生化反应,需要具有两个重要性质的细胞隔室:首先必须有一个边界用于隔离外界环境(细胞质);其次内部物质可以自由扩散。许多隔室通过细胞膜与外界隔开,然而有些隔室是无膜的,例如核仁等等。理解无膜隔室彼此之间如何共存,以及其与细胞质如何共存是当前生物物理领域备受关注的难题。最近的研究表明无膜细胞器具有能够流动、融合、形变等液态特征,而液-液相分离被认为是无膜细胞器形成的物理机制...
预测“暗”生物多样性有了新数学模型
暗生物 多样性 新数学模型
2019/7/4
3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马占山研究员在国际期刊《生物地理学杂志》上发文,基于一个用于描述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的新数学模型,提出一项预测估计潜在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潜在生物多样性也被称为“暗”生物多样性,其概念类似于物理学中“暗物质”,一般指局部群落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存在于特定生境的区域物种库中的物种,如用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全球生物多样性潜在变化,或估计各个地质年代曾经历过的生物多样性...
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武汉大学24门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图)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武汉大学 24门 全国第二 哲学 医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2018/2/2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启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
2016/5/17
欧盟驻华代表团近日出台保护生物多样性新举措:创新融资机制在中国正式启动。该项目为期1年,隶属于旨在促进中欧经验交流的欧盟伙伴关系项目框架。今年12月4日~17日,墨西哥坎昆将举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该举措也将为此次大会取得切实、有意义的成果作出贡献。
六国专家聚北京林业大学研讨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经济(图)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 研讨
2015/9/17
2015年9月15日至16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经济”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比利时、墨西哥、中国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12位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5位国内著名学者做主题发言。他们围绕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质能源三个议题展开了研讨。
校长宋维明在致辞中,对参会的各国专家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国际交流合作情况。他说,研讨会围...
2015年7月27日,应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玲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干细胞分化及骨质疏松病理新机制”的学术报告。
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我所周国英研究员入选。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人才工程,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以及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入选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必须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要科技项目的经验,...
Diels-Alder反应又名双烯加成,是有机化学合成反应中非常重要的碳碳键形成的手段之一,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立体专一性和区域选择性等特点。环丙烷的Diels-Alder反应不仅具有经典Diels-Alder反应的特点,同时能够有效构建多种药物中间体,因此近年来一直是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此外,环丙烷糖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多手心中心和多官能化的特点,经常被运用于2-C-支链糖类化合物和其它杂环化...
上海生物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生物制造 科研
2014/5/7
日前,上海生物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华东理工大学成立。该中心还包括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医药集团和上海中信国健药业等单位,将打通生物分子及生物系统的设计、生物过程优化放大及装备研制、大规模生物制造产业三大环节,建立一个教学、科研、协同创新三位一体的知识服务平台。
上海应物所等在DNA双螺旋结构介导的电荷传递方面获进展(图)
DNA双螺旋 电荷传递 单分子层
2012/9/28
电荷如何沿着DNA双螺旋结构传递是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它对于生物电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预示着通过DNA构建分子电路的前景。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通过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实验室合作,发展了一种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三维DNA纳米结构框架,为DNA双螺旋结构介导的界面电荷耦合传递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DNA双螺旋结构介导的界面...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在蛋白质中光致电子转移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图)
生物物理 蛋白质 电子转移 研究方面
2012/9/5
2012年8月31日,Angewandte Chemie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组和龚为民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篇以Genetic Incorporation of a Metal Chelating Amino Acid as a Probe for Protein Electron Transfer为题的研究论文,被该杂志选为“非常重要的论文”和内封面文章。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发现战胜吸烟危害新策略(图)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吸烟危害 中国科学
2010/4/27
为了寻找破解吸烟危害和控烟这一难题的新战略,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保路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采用多种现代技术,经20多年努力,发现了茶质滤嘴的祛烟瘾减害作用及其机理,为战胜烟草危害提供了一个新策略。这项研究即将发表于《中国科学》杂志上。
2010年4月13日下午,安捷伦科技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邵律文(William P. (Bill) Sullivan)先生、大中华区总裁霍丰先生、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女士,中国区公共事务总监付向东先生等一行六人参观访问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并举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安捷伦科技蛋白质组学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