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叶片相关记录328条 . 查询时间(0.229 秒)
大气氮沉降增加显著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传统观念认为,氮沉降主要通过促进根系氮吸收影响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森林冠层对大气氮沉降的截留和吸收是生态系统氮供应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与根系吸收类似,叶片氮吸收能力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然而,调控叶片氮吸收过程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组研究员叶清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热浪下植物叶片损伤的生理生态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功能生态学》和《整体环境科学》。
合理的时间分配是推动个人与社会进步的主观能动行为。对植物而言,这种时间分配策略可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然而,长期以来,生态学研究更多关注植物在物质资源方面的利用策略,如碳、水、养分的分配,而对时间资源的利用策略缺乏认识。
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在植物生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生产力以及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全面了解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生物地理模式及其驱动机制对于评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青藏高原以其多样且复杂的植被类型而著称,并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然而,青藏高原地区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的海拔格...
工业革命之后大气的CO2浓度一直持续升高,CO2浓度的升高将对植物的生理功能和生长造成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于亚热带带植物的水力结构和生长如何响应CO2浓度升高还缺乏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组的付培立副研究员和范泽鑫研究员,与安徽师范大学、沈阳应用生态所、缅因大学,西澳大学以及哀牢山生态站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哀牢山生态站的CO2人工气候室,研究了...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茶叶创新团队龚春梅教授课题组以“陕茶1号”为研究对象,运用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手段发现发育相关转录因子CsREV通过差异塑造叶片和茎杆之间的木质部格式共同赋予茶树更强的耐旱性。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上。
本发明提供与陆地棉叶片绒毛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与陆地棉植株绒毛相关的SNP标记共31个,这些标记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31所示的DNA序列,这些SNP分子标记单独或任两个或多个组合应用均可用于陆地棉植株绒毛的早期预测,还可用于棉花遗传背景分析和筛选,以及植株绒毛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3月11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德强教授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一区,Top期刊)发表题为“Temporal dynamics of genetic architecture governing leaf development in Populu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引入叶片发育的时间维度表型数据开展动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系统解析了杨树叶片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联合云南大学、缅因大学相关科研人员,以热带常见绞杀植物斜叶榕(Ficus tinctori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生境类型(半附生和地生)、不同生长阶段(大树、中树和小树)和不同冠层位置(上层、中层和下层)叶片的功能性状,结果表明:斜叶榕的叶功能性状存在显著的种内变异,且半附生斜叶榕经历了更加复杂多变的垂直生境,相比地生斜叶榕...
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s)与植物生存、生长和繁殖密切相关,可以反映出植物的适应策略。以往许多关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通常以物种作为单元,然而,在不同环境下,同一物种的功能性状可能存在较大的种内变异。事实上,种内性状变异能更敏感地反映出植物对非生物环境过滤和生物相互作用的响应。因此,评估植物功能性状种内变异模式和共变网络可为理解植物的生存适应策略提供新见解。
植物被食草动物取食的强度常常受到邻居植物的影响,即所谓“关联效应(Associational effects)”。然而,关联效应如何通过寄主影响其寄生植物,尚未见报道。桑寄生植物(Mistletoe)隶属于檀香目的半寄生性灌木,常寄生在寄主植物的茎和枝条上,通过吸器直接从寄主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
叶片是植物最重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和抗病场所。从形态学上,叶片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而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千姿百态的复叶结构。这些丰富多样的复叶形态是如何产生的,一直以来都是植物科学家十分关注的科学问题,其中,这背后潜在的分子机制是研究热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揭示了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红树林生态系统年均CO2净吸收速率是内陆森林的15倍以上,而且红树林湿地内独特的潮汐环境导致其土壤内部的碳分解速率非常缓慢,使得其成为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树林一直受到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红树林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50,000公顷减少到1990年的15,000公顷。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
红树林生态系统年均CO2净吸收速率是内陆森林的15倍以上,而且红树林湿地内独特的潮汐环境导致其土壤内部的碳分解速率非常缓慢,使得其成为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树林一直受到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红树林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50,000公顷减少到1990年的15,000公顷。植树造林是减缓红树林损失及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