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相关记录1228条 . 查询时间(0.25 秒)
黑龙江省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介绍
黑龙江省 实验动物 比较医学 重点实验室
2025/4/8
黑龙江省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创新团队于2017年经黑龙江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重点实验室专注于畜禽及人畜共患疫病防控研究对实验动物的特殊需求,致力于高等级农业实验动物落后这一制约我国疫病防控技术的瓶颈问题开展攻关,开...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昆虫研究中心介绍
内蒙古 农业大学 草原昆虫
2025/3/7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昆虫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9月,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合作共建,主要开展内蒙古草原害虫发生规律、成灾机制及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拥有显微注射系统、显微照相系统、触角电位-气相色谱联用仪、挥发物顶空收集系统、普通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荧光酶标仪、超低温冰箱、低温冷冻离心机、低温培养箱、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






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介绍
内蒙古大学 自然资源
2025/3/6
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1957年内蒙古大学成立之际,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部常委李继侗教授把他在北京大学创建的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移植到内蒙古大学。在此基础上,1977年由中科院院士李博教授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成为自然资源研究所的前身,并于1982年正式创建,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为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的迫切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介绍
内蒙古 环境污染 废物资源化 重点实验室
2025/3/6
2013年,“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实验室”经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于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学科群。实验室主任由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赵吉教授担任。本实验室作为内蒙古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开展环境污染控制和废物资源化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煤基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草原矿区环境治理与修...






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介绍
内蒙古 草地生态学 重点实验室
2025/3/6
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依托内蒙古大学,在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基础上,整合校内优势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于2024年6月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秉承建校初期李继侗教授确立的“面向草原、旁及农林”的宗旨,瞄准国际生态科学发展前沿,以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维持、退化草地...






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介绍
内蒙古 草地生态学 重点实验室
2025/3/6
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依托内蒙古大学,在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基础上,整合校内优势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于2024年6月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秉承建校初期李继侗教授确立的“面向草原、旁及农林”的宗旨,瞄准国际生态科学发展前沿,以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维持、退化草地...






陕西省昆虫学会(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Shaanxi Province,缩写为ESS)是陕西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之一,也是中国昆虫学会的一个分会,于1956年由周尧、朱象三、崔茂学等人发起,陕西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学会的宗旨是:学会的宗旨是:提倡辨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团结广大昆虫学工作者,为繁荣...






江苏省植物学会是在原中国植物学会南京分会的基础上,调整补充后,经江苏省科协批准,于1961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挂靠单位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学会成立近50年来,在各级学会干部及会的努力下,先后成立理事会十届,至今学会会员500多人。会员来源主要有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常熟理事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由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和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以下简称五七干校博物馆)共同申报。宁夏大学生态学科具有完备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也具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科研平台,为宁夏的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七干校博物馆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是一个集历史文物、旅游观光、教育培训于一体的3A级旅游...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介绍(图)
广西 北海滨海 湿地公园
2025/4/24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是于2016年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并正式授牌的广西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位于北海市银海区银滩东区,是城市的核心生态保护区域,总面积1951.1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705.12公顷,占总面积的87.39%。湿地公园内分为生态保育区及合理利用区两大功能区,包含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库等7个湿地类型,涵盖了从...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介绍(图)
定西市 水土保持 科技示范园
2025/4/24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定西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气候差异大,素有“兰州门户、甘肃咽喉”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和“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介绍(图)
浑善达克 沙地生态 科普教育
2025/4/24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其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浑善达克站)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正蓝旗人民政府于2001年合作建立,是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研究站位于内蒙古正蓝旗阿日林查干塔拉(42°54’N,116°00’E),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质检中心”),主要开展茶叶及茶相关制品(包括茶制品、调味茶和代用茶等)、咖啡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研究、标准制(修)订和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质检中心”拥有一支茶学、食品科学、农药学、化学等多专业构成的技术队伍,硕士及以上学位占75%,中高级职称占比90%以上。拥有高分辨质谱仪、气质/质、液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茶叶加工 中国农科院 茶叶研究所
2025/1/2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加工工程中心”)是从事茶叶加工全过程研究的业务部门。研究领域涵盖茶叶初加工、深加工、新产品研发、制茶化学工程及加工装备等,已形成3个主要研究方向(一)茶叶加工及其装备研究与新产品研发、(二)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三)茶及饮料植物天然产物加工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并承担相关成果转化推广和技术服务功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茶树种植 茶叶研究所
2025/1/24
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内设业务部门之一,主要从事茶树种植环节的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已取得了茶树钾镁营养特性及养分管理技术、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生产技术与推广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中心致力于茶树营养与生理、茶树逆境生物学、茶园土壤生物性状、茶园碳氮循环(温室气体)、昆虫分子系统学、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开展茶园使用新肥料产品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