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相关记录832条 . 查询时间(2.453 秒)
氮氧化物(NOx)是引起雾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是目前最经济可靠的脱硝技术,低温脱硝可以避免烟气再热造成的能源浪费,还能防止氨气在高温下氧化生成氮氧化物。但是,低温脱硝催化剂在应用中还存在瓶颈问题需要突破:烟气中的水以及脱硝反应产生的水会与二氧化硫和氨反应生成硫酸氢铵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甚至失活。因此,设计开发兼具优良低温脱硝活性和高耐水性的脱硝催...
地球每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都能对周边及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与人类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生态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及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时代已经来临,拥有文明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并良性发展,成为每个地球人共同的理念及发展需求。
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的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名单中,由焦树强、张建良、李素芹(主讲)教授讲授的《工业生态原理与案例分析》评定为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全校唯一)。
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常凌小博士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四川绵阳发现1伪瓢虫科昆虫新物种,同时经过对收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又分别发现产自重庆和云南盈江的2新物种。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确认这3伪瓢虫新物种均隶属于圆伪瓢虫亚科Cyclotominae圆伪瓢虫属Cyclotoma。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12月29日,是经党中央批准成立的首批十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室、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22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9人,助理研究员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人。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立足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需要,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意识形态研究阵地,紧扣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职能定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服务国家工作大局,注重意识形态的学理研究、原创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主动甄别、辨析、批判错误社会思潮,营造国家意识形态工作良好局面,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分量与学术影响力。
基本方略研究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任务,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重大国际和国家发展战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开展研究,重点关注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时代民生建设暨公共服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以具有全国一流研究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势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为坚实后盾,这是研究室发展的坚实基础。研究室学术特色是注重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解读与理论创新发展相结合,注重学术成果社会转化与社科院“三个定位”的充分落实。一方面,着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研...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等的学科。它的学科研究范围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思想和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通史,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马克思主义专题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等等。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前身是列宁斯大林思想研究室,2020年5月更为现名。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以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势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为坚强后盾,秉承基础理论研究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的学术传统,一方面深入挖掘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文本,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创新性阐释,不断夯实理论研究基础;另一方面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予以阐释和...